院务动态
新闻动态
您当前位置:首页  院务动态  新闻动态

文学与传媒学院美育浸润系列活动之二:声动经典,共品明月之韵

2025年11月03日 09时00分00秒浏览次数:10设置

2025年10月30日,文学与传媒学院美育浸润团队教授张波、副教授冯爱琳带领2023级语文卓越教师班同学代表,赴惠州市龙门县麻榨中学开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主题朗诵教学活动。

本次朗诵活动旨在用声音重释经典,让古典诗词从课本走入现实,焕发新生。课程以经典宋词为核心,兼顾技巧传授与文化感悟。课堂上,团队教师先为同学们播放了这首词的配乐朗诵。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随后,教师带领大家逐句学习朗诵技巧,从“明月几时有”的豪迈发问,到“千里共婵娟”的深情祝愿,每一句都细细品味。

活动现场

技巧指导环节紧扣“声情合一”,老师针对情感起伏现场示范:“明月几时有”语调上扬显豪迈,“我欲乘风归去”语气轻柔带迟疑,“人有悲欢离合”语速放缓传通透,结尾“但愿人长久”以明亮音色彰显豁达,同时强调停顿与气息运用,助力情感自然流露。

活动现场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词中意境,教师还设计了简单有趣的教学活动。在诵读“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时,同学们用动作表现月光的移动,感受月光流转的意境;在练习“起舞弄清影”时,同学们通过调整声音的轻重缓急,体会词人醉态朦胧的心境。

活动现场

在教学过程中,团队教师注意到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了个别指导。有的同学声音洪亮,老师就鼓励他们大胆表现“把酒问青天”的豪放;有的同学声音轻柔,老师就引导他们展现“千里共婵娟”的温情。课堂师生互动热烈,同学们从拘谨到踊跃尝试,不少同学加入肢体动作辅助表达。

合影留念

课堂最后,同学们分组朗诵了这首千古名篇。虽然大家的朗诵还显稚嫩,但都能感受到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一位同学在课后反馈:“以前仅限于背诵,今天才真正体会到这首词的优美。”本次美育活动让同学们在朗诵中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并在学生心中播下了美的种子。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经典,开展更多优质美育课程,让美育浸润校园,助力学生们提升审美与表达能力。                      

撰稿:苏畅、凌楠皓

摄影:冯爱琳、张波

初审:张雯、冯爱琳

复审:卜凌云

终审:马锦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