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您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工作

薪火湖洋队|七日薪火传文脉 乡校故事暖心间

2025年08月26日 08时08分47秒浏览次数:10设置

  2025年7月9日,大湖洋村的晨光中,薪火湖洋队开启最后一天调研,七日来的教育故事,在乡土间凝结成“文化之乡”的鲜活注脚。

晨光里的师者剪影

  清晨,队员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前去拜访周老师。周老师借鉴自己小学和初中时老师的教法,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语文课变得生动有趣。聊起曾遇到的学生上课违纪问题,他摩挲着笔记上“耐心”二字,轻声感慨道:“现在的学生啊,得有耐心,要慢慢引导才行。”

团队拜访周老师


访谈中的教育声与定格瞬间

  午后,队长、副队长与书记开展专访。书记肯定了薪火湖洋队这7天的实践成果,了解了团队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挑战,并向两位队长介绍了大湖洋村未来的发展规划,令人听来既觉发展蓝图清晰可触,又感一股蓬勃朝气扑面而来,心中对这片土地的未来更添了几分憧憬。

访谈书记


  访谈书记后,队员们又继续分组采访敦化小学现任校长林校长和王主任。林锐平校长介绍“老带新”机制:“老教师传经验,新教师注活力,家校村委合力让学校蝉联教育优胜奖。”他始终强调品德是立身之本,育人先育德,无论是成绩优异还是一般的学生,都要先学会做人。在他看来,管理学校需因地制宜,管理层与教师同吃同住,和谐的氛围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石。

访谈敦化小学现任校长


  王老师已在敦化小学坚守教坛 30 余年,期间有多年教导主任经验。他受敦化小学老校长周校长的影响较深,十分重视教师基础知识的夯实,秉持 “循循善诱、多鼓励少严苛”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其自主意识。他见证了敦化小学的变迁,学生规模虽有起伏,但师风正、学风浓,教师协作应对课本改版等问题,学生自主好学。他还关注客家文化传承,认为需家校社三方协作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

访谈敦化小学现任王主任


  采访工作收尾后,团队成员来到敦化小学,“敦品笃学,化育英才” 的校训石碑在午后阳光下熠熠生辉,静静矗立在校园中央。大湖洋村村委干部、受访老师代表与突击队队员齐聚学校门口合影留念。快门轻响,将校训的厚重与一张张含笑的脸庞一同定格,也为这段满载收获的实践之旅留下了温暖注脚。

合影留念


收获与致谢

  七日调研终至尾声,但大湖洋村的教育故事因这场实践愈发清晰鲜活。连日来,团队成员翻档案、访师者、梳文脉,键盘声与笔记声交织成最踏实的调研节奏。队员们逐字核对访谈录音时的专注,标注史料细节时的严谨,让每一份资料都浸透着认真的分量。

团队走访调研


  这份成果的背后,离不开镇委与村委干部全心全意的支持,村委干部代表全程陪同走访调研,悉心翻出珍藏多年的教育史料,细致协调各项访谈安排;村书记翻阅着整理的访谈录与教师名册初稿,表示了肯定与期望;更离不开大湖洋村教师们的倾囊相授与敞开心扉——有的特意找出泛黄的备课笔记,有的郑重拿出珍藏的获奖证书,几位老教师更是热忱地给队员们送出清甜的荔枝。薪火湖洋突击队对这些帮助表示诚挚的感谢,优秀的前辈们在队员们的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团队成员获益匪浅。

调研总结会


展望

  村委干部与各位师者亲切送别队员时,目光里的暖意漫过挥手的弧度。队员们的行李箱中塞满了沉甸甸的调研资料与满心收获,心间更漾着化不开的不舍与感动。

  村委干部与老教师们的认可与叮咛,化作“薪火相传”的力量和突击队继续努力的方向——既要用心讲好大湖洋的教育故事,让更多人听见乡村教育在岁月里的坚守;更要让这片土地“崇文重教”的文脉,在乡土深处深深扎根,向着远方蓬勃生长。

文字|凌楠皓

图片|徐慧妍

排版|徐雯沁

初审|王萍 张雯

复审|施少翰

终审|马锦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