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文学与传媒学院在旭日科技大楼307课室举办惠州市语文教师教育联盟系列活动,召开中小学语文名师研究课题选题论证会,特邀语文出版社《名师成长研究》编辑部主任刘立峰、衢州市柯城区新华第二小学正高级教师陈红梅、东莞市东城花园小学校长李敏君、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叶海燕四位专家莅临指导。会议由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陈梦教授主持,参加人员有惠州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颜敏,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卜凌云、副院长李耿晖,李敏君名校长工作室、钟苏雨名教师工作室和叶海燕名教师工作室的团队成员,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生导师团队成员及2025级学科教学(语文)非全日制全体硕士研究生。
会上,刘立峰主任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中小学语文名师研究的现状,重点推介了欧阳代娜、洪宗礼、陈钟墚、高原、斯霞、霍懋征、袁瑢、李吉林、丁有宽、贾志敏等全国中小学名师代表及相关情况。他指出,语文名师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做出来巨大贡献,他们的高尚品格、教育情怀、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非常值得研究和传承,语文出版社长期以来重视对于中小学名师的教学理念整理和教学实践研究,愿意与大中小学研究团队精诚合作,通过第一手资料的收集、评述等,全面梳理国内公认的中小学语文名师的成长经历、教育思想形成以及教学方法提炼等,为新时代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李敏君专家发言
紧接着,陈红梅、李敏君、叶海燕三位专家依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表示愿意带领团队成员参与语文名师课题研究。与会人员针对全国中小学语文名师课题研究,集中讨论了研究目标、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思路方法、时间安排、团队组建等问题,一致认为名师研究应该围绕专业成长关键节点、教学特色提炼与形成、教育理念的实践落地、时代挑战的应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希望相关研究成果将有望以丛书的形式出版。
会议现场
最后,陈梦院长总结讲话。她指出,2021年文学与传媒学院与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惠州市中小学联合成立了惠州市语文教师教育联盟,在语文名师研究方面有比较扎实的基础,拥有一支UGS(高校+政府+中小学)协同的研究团队,承担了《中国当代中学语文名师专业发展研究》等多项市厅级科研项目,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出版了《新中国成立后30年中学语文名师专业发展研究》《改革开放后30年中学语文名师专业发展研究》《新世纪20年中学语文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三本专著。如今,文学与传媒学院已获批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招生,2025年首次招生录取13名硕士研究生;此次选题论证会的召开,目的是联合校内外研究力量,与中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共同搭建科研团队,为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做好规划和前期准备。陈院长表示,此次和国内有影响的语文教育专业出版单位、中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合作论证会将成为学院硕士点方向建设的有力抓手,将进一步推动学科教学(语文)方向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语文教育教学研究深入,并且为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夯实基础。
拍摄:杨越然
撰稿:杨越然
初审:张雯
复审:李耿晖
终审:马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