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动态
新闻动态
您当前位置:首页  院务动态  新闻动态

沙田麒麟传韵队:借科技青春之力,开启非遗舞麒麟年轻化传播新篇

2025年07月03日 11时22分42秒浏览次数:10设置

71日清晨,沙田镇东澳村麒麟文化馆内气氛热烈,沙田麒麟传韵队在此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作会议,围绕“如何创新视频拍摄形式”展开深入讨论,为即将启动的非遗纪录视频注入青春活力。此次会议不仅聚焦传统舞麒麟文化的记录,更探索如何借助现代年轻人喜爱的互动形式,让非遗传播更贴近新一代观众。

一、分阶段拍摄:从静态展示到动态叙事

会议结束后,团队立即投入实践。上午在沙田麒麟文化馆进行基础素材采集,通过固定机位和特写镜头,细致记录麒麟头的雕刻纹饰以及文创产品,突出其艺术价值。

拍摄现场

下午,团队转场至沙田镇综合文化站,聚焦女子麒麟队的训练场景。在非遗传承人张振锋师傅的指导下,队员们反复练习步伐、打拳等动作,刚柔并济的舞姿被团队多角度捕捉。拍摄过程中,团队成员灵活运用手持稳定器和运动镜头,增强画面的动态感染力。

训练现场

二、对话传承人:感受对麒麟舞的热爱与坚守

拍摄间隙,团队采访了非遗传承人张振锋师傅及其队员。张师傅向大家分享了麒麟舞的起源、特点,强调了新时代下麒麟文化的传承契机,队员们则坦言:“一开始觉得训练很累,但越练越能感受到麒麟舞的力量美。”这些真实的情感流露,将成为视频中重要的“人文视角”,展现非遗传承背后的坚持与热情。

非遗传承人张振锋采访现场

女子麒麟队采访现场

三、展望未来:探索“拍摄+互动传播”新模式

此次拍摄实践是沙田麒麟传韵队探索非遗年轻化传播的重要尝试。团队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短视频+游戏化互动”的传播模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团队强调:“非遗的活力在于与时俱进,我们既要保留传统的根,也要用新枝新叶让它生长得更茂盛。”

沙田麒麟传韵队的创新举措,为传统非遗的当代传播提供了新思路。在科技与青春的交织中,非遗舞麒麟文化正以更灵动的方式走向大众,焕发新生。

大合照

摄影:郑烁钰 黄丽涓 郭颖琪

撰稿:谢湘儿

排版:谢湘儿

初审:张雯 陈凯纯

复审:施少翰

终审:马锦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