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动态
新闻动态
您当前位置:首页  院务动态  新闻动态

第九届青藤系列活动暨“南苑讲坛”第十八讲“AI赋能,智绘未来”系列讲座(第三场)活动顺利开展

2025年05月19日 07时18分35秒浏览次数:12设置

516日晚,由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主办,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党支部、第九社区党支部和第十二社区党支部联合承办的第九届青藤系列活动暨“南苑讲坛”第十八讲“AI赋能,智绘未来”系列讲座(第三场)在南苑九栋志锐活动室顺利召开。本次的讲座主题是:AI使用者的个人修养。活动由文学与传媒学院辅导员、第九社区党支部宣传委员张雯主持,由来自惠州市超凡宝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心态致胜(惠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陈海健主讲。参与讲座的人数近七十人,主要有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施少翰、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少璃、文学与传媒学院辅导员刘建辉及学生代表。

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主持人张雯向大家介绍本次讲座的主题和出席活动的领导与老师们,并对到场的全体人员表示热烈欢迎。

张雯主持

在讲座中,陈海健围绕“AI使用者的自我修养”展开深度探讨。他谈到,真正的AI使用者不应停留在“无限的扩写和总结”的层面,而需建立系统认知,应该学会从辨别AI生成内容,到突破“说明书式”提示词搬运的局限,真正做到理解原理而非单纯模仿。他提及应对复杂任务的三分归元”方法论——通过拆解问题、建立推理逻辑、筛选关键信息、最后模仿优质模板,形成成全新结论,并以心理学视角分析历史案例、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理论解读AI发展等实例,生动阐释了知识迁移的可能性。同时,着重强调高效使用AI的四大策略,最核心的修养在于“具体任务具体分析”。他通过论文、写作、短视频创作等场景,展示“三生万物”的工作流程设计,并深入剖析智能体的定义规则与运行逻辑。他希望青年学子能建立“先拓展再判断”的批判性思维,在掌握提示词工程的同时,更要培养驾驭复杂任务的元能力,真正实现人机协作的价值跃升。

陈海健主讲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同学们纷纷就“如何运用AI解决实际创作难题”展开提问,问题涉及短视频脚本创作、内容优化等具体应用场景。陈海健不仅从专业角度进行详尽解答,更通过实时操作演示给出直观解决方案。他现场使用AI生成的脚本,借助剪映“文案生成”功能,快速完成了一段高质量短视频创作,生动展现了AI工具在实际创作中的高效应用。期间,陈海健特别强调:“AI使用者需要注重个人素质修养,即对于AI的使用,不能不用,不能滥用!”这一观点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深入思考。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赞叹声,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充满了对AI技术应用的探索热情。

交流互动环节

在本次活动中,第九社区党支部坚持秉持着与时俱进的理念,紧紧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当代社会的广泛应用与发展,创造性地将一直以来作为社区思想教育主要阵地的“南苑讲坛”打造成为引领未来的数字素养孵化平台,以“党建+数智”的创新思维擘画育人蓝图。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关于AI技能提升的深度探索之旅,还是一次对个人AI使用修养的深刻理解,更是高校基层党建赋能教育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力求培育出既能乘势而上抢抓创新机遇,又能明辨慎思坚守价值底线的时代新人。

活动现场合照

撰稿:钟思施、杨文欣

摄影:陈思涵

排版:唐婧怡

初审:张雯

复审:施少翰

终审:马锦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