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升实践育人实效,激励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实干本领,文学与传媒学院团委引导广大学生深入社会基层了解社情民情,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2024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包括“双百行动”突击队、“返家乡”“我的大学”为主题等的12支实践团队、慈航志愿者服务队等,近百名师生参与其中,足迹遍布我省7个城市13个县区。
一、白马突击队,以青春力量践行“双百行动”
“双百行动”白马突击队于2024年1月22日到达惠东县白盆珠镇白马村开展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白马村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出惠州学院的一份力量。白马突击队以青春之我,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这支队伍的指导老师主要由我院团委书记孙嘉创老师等带队,成员包括来自不同学院的12名同学,4名中共预备党员,8名共青团员,其中4名同时是青马班成员、3名同时是先锋班成员。团队涵盖飞飞科普体验营、非遗传承工作坊、爱心普法宣传三大课程授课老师。白马突击队以实际行动践行“双百行动我参与,青春助力百千万”的口号,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
二、寒期社会实践,以青春力量感悟“家乡情怀”
文学与传媒学院积极组织开展2024年寒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我的大学”分享展示和招生宣传活动、“冬日暖阳志愿行”关爱服务活动、“家乡传统年俗文化”分享展示活动等为主题,组建的社会实践团队分别回到自己家乡,在服务奉献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实践锻炼中成长奉献,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贡献力量。
其中,我院有5支队伍借助寒假返乡回到高中母校的机会,以摆摊宣传、宣讲会等形式,向母校的师生们分享自己大学学习生活情况,交流学习经验,并详细介绍我校的办学特色、学科专业、校园生活、奖助体系、就业创业等信息,与中学老师和学生进行现场宣传和交流,吸引母校的更多优秀学子报考惠州学,同时,对于向往我校的优秀学生,提供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学习及报考指导,为中学师生搭建了解大学生活和认识惠州学院的桥梁。
“我的大学”分享展示
另外3支队伍通过春节期间访谈老一辈,了解“老手艺”,过“传统年”等,深入探究“年味”,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同学们走出家门喜看家乡新变化、展示家乡新面貌,利用随拍等有趣的形式记录和分享具有家乡特色的传统年俗文化,还通过新媒体平台生动活泼的形式,讲好家乡生动故事,传承和弘扬传统年俗文化,让更多的人感受年俗文化的魅力。
“家乡传统年俗文化”分享展示
同时,还有2支队伍结合“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以送温暖、献爱心为宗旨,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为重点服务对象,以就近就便为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帮扶志愿服务活动,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志愿服务传递温暖,让广大青少年和困难弱势群体过上一个幸福舒适的新春佳节。
三、携手慈航公益,以青春力量奉献“温暖爱心”
同时,文学与传媒学院还首度与惠州市慈航公益协会合作,开展温暖人心的公益活动。我院学生参加了慈航探亲日活动以及“龙门乡情行”关爱困境儿童活动,深入慰问惠州四区三县的困难户、抗战老后、退役军人、困难人群以及困境儿童;并线上线下进行困境儿童资料整理善款筹集等活动,深得好评。
慈航公益行动
四、实践经验分享,蓄积青春力量“继续出发”
3月4日中午,文学与传媒学院在旭日楼422会议室召开寒假社会实践分享总结会。我院参与寒假社会实践的12支队伍同学参加此次分享会,校团委詹秀红老师、文传学院辅导员孙嘉创老师、张雯老师担任评委。
分享会现场
各队伍负责人依次通过照片、视频、文字等记录的富有意义的瞬间,分享了寒假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
团队展示
最后,校团委詹秀红老师进行总结发言,首先肯定同学们在实践中的所感所悟,同时是对同学们未来的期盼。一是建议在活动中更加注重多媒体工具的有效利用,可从视频推广、流量等方面进行着手,以提高传播的热度和广度,从而增强社会实践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二是鼓励持续创新实践形式,不断探索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新途径,使得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更加丰硕。三是希望文传学子们能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将学以致用的理念深植于心,在传播正能量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和人生理想的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贡献青年力量。
詹秀红老师作会议总结
以下是文学与传学院2024年寒期社会实践活动院内选拔赛评审结果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师生们不仅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并在服务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他们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公益慰问等各项实践中,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和实干精神。这将会是一次宝贵的人生经验,期待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张雯、孙嘉创
王萍、周子伦
拍照:肖晓姗
初审:王萍、郑淑君
复审:张雯
终审:施少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