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日艳艳时刻,惠州学院“布可思议小分队”深入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墩头村,开展一系列以“非遗传承”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刻探索墩头村的墩头蓝纺织染色技艺以及其背后的历史传承。本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省级非遗项目——墩头蓝纺织技艺进行深入探索与传承。
本次实践活动从7月12日持续到7月17日。在这六天的实践活动当中,“布可思议小分队”队员们共同精心策划了行动流程,每一位成员身体力行地进行实地调查、采访和体验,了解了墩头蓝的一系列制作过程——纺纱、耕纱、织造、染布等,在非遗传承人曾春雷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了墩头蓝纺织制品,更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体会到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同时,“布可思议小分队”将足迹踏遍整个墩头村,深刻体会这座古村落的历史底蕴。
【梅园感念,追传统源泉】
7月12日中午,骄阳似火,“布可思议小分队”风尘仆仆地赶到彭寨镇,在简单休整过后集体前往墩头村,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就坐落于此。书屋内古朴的木制织布机和染布机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梅园昔日主任。成员们一踏入这里,就被这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他们仔细观察着这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古老工具,仿佛能听到嘉庆年间先人在此传承墩头蓝织染技艺的细语。
【蓝色灵魂,展非遗魅力】
在非遗技艺传承人曾春雷的带领下,7月13日——7月16日,“布可思议小分队”成员再次走进了梅园书屋,在曾春雷老师的讲解声中,仿佛穿越回了嘉庆年间,那时墩头蓝的织染技艺便在这里薪火相传。墩头蓝纺织技艺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制作过程繁复而精细,融合了纺织与印染两部分工艺。从煮浆、浆纱、晒纱到织布、染布、再晒布,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经过这一道道复杂的工序,最终制成的墩头蓝布蓝白相间、青里带翠,凝重素雅,颜色与天地江水融合,展现出一种古朴素雅的美感。队员们在曾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这项非遗技艺的部分步骤,一边学习洗布晒布的技巧,一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仿佛他们也是传承者之一。
【匠心传承,聆历史之音】
墩头蓝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料整洁柔软,色泽持久,曾风靡东江流域数百年,然而随着工业纺织技术的兴起,这项传统技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面临失传的风险。
面对这一困境,曾春雷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家乡,投身于“墩头蓝”织染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他不仅恢复了“板蓝”植物染料的种植,还动员村民修缮村中的古建筑,将相关资料汇集成册,并将遗存文物递送省城进行保护和修复。在他的努力下,“墩头蓝”这一古老技艺得以重现生机,以包包、丝巾等现代载体重新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对于“墩头蓝”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曾春雷有着更为远大的愿景。他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学校和社会团体参与到墩头古村的建设中来,共同推动墩头蓝织染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感悟知新,展望未来生机】
小分队队员黄钰淇表示:“初见墩头蓝,我被其独特的色彩与精湛的技艺深深震撼。那一抹抹蓝,仿佛穿越了时空,向我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在传承人的手中,简单的材料化作了生活的艺术品,让我们不禁对这份技艺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之情。我们意识到,非遗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遗产,更是民族精神的瑰宝,需要我们用心去传承与保护。”
小分队队长巫美昕有感:“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面对复杂的工艺和繁重的任务时,我们相互扶持、共同努力,最终完成了各项任务。我们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与队友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不仅让我们在实践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让我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受益匪浅。”
针对本次实践活动,“布可思议小分队”全体成员展望未来,希望能够将这次实践的所学所感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去,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非遗文化,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他们也期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类似的实践活动中。
撰稿:黄钰淇
摄影:“布”可思议小分队
初审:王烯瞳
复审:张雯
终审:施少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