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由惠州学院教务处主办,文学与传媒学院承办的主题为《中小学校长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彭烨校长专访活动在旭日408顺利开展。本次讲座由惠州市仲恺第四中学校长彭烨主讲,21级汉语言文学部分学生参加。
访谈伊始,彭烨校长首先进行了自我介绍,随后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答疑。第一个同学提问彭烨校长入职以来主要从事哪方面的教学研究,彭老师说他十分重视“课”,主要进行的是教学语言研究。他认为“课”本身是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它的本意在于考核。彭老师认为课作为动词可以从三个维度去思考:一,按一定的标准考核。语文教师要研究考试的标准,再研究如何考试,这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要认真去实施。二,督促完成指定工作。教师需要研究如何督促学生、激发学生去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完成”而非“做完”,完成是在做完的基础上做成功。三,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去学习和讲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控好学生的学习进度,分清教学主次,从而去进行相应的讲授任务。此外,教师还需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成长,不仅要研究教材,也要走进学生,教学相长。
第二位同学询问彭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自己的讲课。彭老师说要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自己的课,首先要询问自己:学生能否爱上你,爱上你的授课方式?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有至少一个“绝招”能够让学生信服于你,或是善于写作,或是专于朗诵,或是精于写字。
第三位同学询问彭老师如何如何探索自己的讲课风格。彭老师认为
讲课风格是长期形成的,它是靠“修炼”而来的。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特质与语文教学活动相结合,慢慢摸索形成属于自己的讲课风格,而非一味地模仿他人。每个人的特质都有不同,擅长说话则多用语言,善于聆听则多赞美学生,勤于行动则用实际去做。所以形成风格要看自己本身属于什么样的风格。
同学们提问过后,彭老师也给同学们提了几点建议,第一,要把教师当做是一种崇高的事业,坚定决心,扎实推进立德树人理念,以爱换爱,爱中文,爱语文,爱学生,爱是起点也是终点。第二,要熟读教材中的经典文章,精读《论语》、《大学》、《道德经》和四大名著等经典著作。第三,坚持是一种能力,坚持定会成功,坚持做某一件事。
访谈结束,彭校长对师弟师妹们表达了诚挚的祝福和热切的期望。
通过此次交流会的学习,同学们表示收获颇多,也对今后的大学生活和职业规划都会有更为清晰的方向。
文字:陈泽明、郭嘉楠
拍照:潘科楠
初审:孙嘉创
审核: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