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院美育系列讲座第三期】苏东坡精神与美育——以贬谪惠州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31浏览次数:235

2021年5月28日(星期)下午2点30,阆苑美育大讲堂活动在惠州学院旭日楼405举行。本次活动邀请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申东城教授开展主题为“苏东坡精神与美育以贬低惠州为例”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惠州学院教务处主办文学与传媒学院承办2020级汉二、汉四和汉教100多名学生聆听了讲座。

申东城老师以吟诵苏轼《蝶恋花·春景》词切入,词借伤情惜之名,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奈,引出苏轼坎壈人生及从不言弃信念追求。申东城老师认为东坡品质在于自身的“四美”

一美“行为美”内心坚守与新旧党争、民本思想与造福一方两方面详细讲解了东坡蜀中青少年时期家庭背景和早期受教育;结合画蜀道图,介绍了东坡一生三次出川、两次返川出入蜀历程东坡科考“天下第一”故事与历仕密、徐、湖、登、杭、颍、扬、定八州“团团如磨牛”仕途生涯;东坡的黄州、惠州、儋州三次贬谪;东坡所到之处为百姓做了大量好事实事,在惠州就有博罗大火放粮救灾、推广秧马、推行水碓、整顿军营、百姓上交钱粮自便、捐款催办建东西二桥、施医散药、救死扶伤、掩埋遗骨

第二美是“心灵美”分为情心、友心、师心、凡心四种美心。以《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为引子,介绍了苏轼与王弗,王闰之,王朝云三位妻妾侧重谈到王朝云和东坡在惠州生活,见证东坡的情心东坡交友广泛、忠信友人,从而受到朋友的爱戴尊重,申老师阐述了东坡在惠州交好五个知州、五个知县及僧、道等新旧朋友,解读东坡友心;师心方面,申老师举例《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谈了东坡尊敬怀念恩师欧阳修,及奖掖后进、授学“苏门六学士”;凡心体现在东坡可上陪皇帝、下陪邻居翟秀才、林行婆,及市井百姓、樵夫、渔夫、荔枝浦老翁的平常心上,甚至他和惠州鸡犬都有别样的熟悉亲近。

三美“生活美”包括美食家(含养生)、懂酒人、茶艺师三方面。东坡是生活中的美食家兼谙熟养生医道,无论是黄州东坡肉还是惠州食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既是精神风貌展示也看出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东坡不仅是酒人,还常自己动手酿酒,密州、黄州、惠州分别酿造了薄薄酒蜜酒罗浮春真一酒桂酒东坡是茶艺高手,品茶、煎茶、磨茶、栽茶无所不能,“自临钓石”《汲江煎茶》、“移栽白鹤岭”《种茶》等便是明证。

四美“文笔美”申老师解读东坡文《凫绎先生诗集叙》,指出文笔美含有“言必中当世之过”与责任当代美;结合东坡“和陶诗”尤其岭海期的大量有意识创作,及黄庭坚等人的评论,厘清了东坡一生诗风三美和三变;从文赋、豪放词、农村词的开拓之功,谈了东坡词文新变美等。

最后,申东城老师论述了东坡精神的现代价值意义申老师指出东坡精神内涵体现在嗜书善学、责任担当、创新求变、仁政大爱、清廉名节、乐观豁达(穷达自处)、诙谐幽默等方面,并从苏轼与同样贬谪惠州的“眉州小老乡”唐庚的谪惠作品四个不同作比,凸显东坡精神的特质;申老师指出东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契合,肯定了东坡精神对惠州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帮助、激励、指引及深远影响。

讲座结束前,申东城老师强调苏东坡的精神需内化至当代大学生美育教育,激励大学生要见贤思齐,以东坡精神为榜样,修炼团结友爱、爱国爱、坚定意志、奋发向上、处事不惊、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等优秀品质。通过这场美育大讲堂,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东坡其人、东坡精神,及文学与美育系,进一步感悟了人生,提升了修、齐、治、平的儒家担当意识

                                                            

 

撰稿人:叶彤彤

审稿:申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