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您当前位置:首页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白皮书

2020年07月30日 10时56分33秒浏览次数:1989设置


    一、专业基本信息

 

本专业依托文学与传媒学院,是惠州学院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1978年惠州学院开始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专科生。1997年至1999年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本科生。2000年惠州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本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获批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4年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8年获广东省重点专业,2019年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语文学科)教育硕士。办学历史久,师资力量强,教学科研成果多,学生党建工作好,毕业生就业质量高。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类方向,属于师范类教育专业,紧跟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立足惠州,服务广东,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热爱中学语文教育事业,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良好,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学习与反思、沟通与合作、教研与创新的能力,善于综合育人,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中学语文教师。

(二)培养目标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热爱语文教学,对教师职业有强烈的认同,能依法执教,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备较强的德育工作能力。

(2)掌握系统扎实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强,专业水平高,能把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有效融入语文教育实践中。

(3)紧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贯彻落实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掌握并熟练运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勇于创新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灵活开展语文教学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成为高素质中学语文教师。

(4)落实“三全育人”要求,拥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学习、发展和行为规律,引导青春期学生人格健全、心理成熟,灵活开展班级管理、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等工作,落实语文教育的立德树人。

(5)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强化团队合作意识,能进行有效沟通,并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需要与存在问题,自觉发挥语文学科优势,通过批判性思考、信息整合、文献学习、协同调研等开展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三)培养规格

1.学制、学位、学分

学制4年;修业年限:4-6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总学分:165学分;总学时:2615学时

2.知识要求

学科素养。牢固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理解语文学科体系及思想与方法,明确语文学科与相关学科及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关系,了解学习科学知识。

3.能力要求

(1)教学能力。能够贯彻落实语文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语文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语文教学体验,掌握语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2)班级指导能力。坚持德育为先,能够解释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把握中学德育目标、原理、内容与方法,学会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策略与技能,并能融入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积极组织与指导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

(3)综合育人能力。认识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懂得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理解语文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语文教学开展育人工作,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中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4)反思能力。关注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适应语文教育发展需求,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树立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基础教育教学问题,勇于创新语文教学。

(5)沟通合作能力。理解学习共同体的特点与价值,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善于沟通合作,能够有效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

4.素质要求

(1)师德规范。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情感的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师德师风高尚,做“四有”好老师。

(2)教育情怀。从教意愿强,价值观正确,人文底蕴丰富,崇尚科学,积极向上,工作态度端正,尊重学生人格,责任心强,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四)课程体系

1.总体框架

课程结构

学时

学分

理论

实践

合计

理论

实践

合计

公共必修课程平台

600

246

846

31.5

10

41.5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跨专业、跨系、跨校选修课程)

168

24

192

10.5

1.5

12

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156

52

208

10

3

13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专业必修课程

438

122

560

28

7

67

专业限选课程

108

84

192

7

5

专业任选课程

200

120

320

13

7

 教师教育课程平台

必修

共同教育课程

194

58

252

10

4

14

学科教育课程

实践教育课程

选修

共同教育课程

27

18

45

1.5

1

2.5

学科教育课程

专项实践课程平台

公共实践课程

2

15

专业实践课程

13

个性培养课程平台

课外自主实践(不计入总学时)

10

朋辈教育(不计入总学时)

40

总计(必修/选修)

1891

724

2615

111.5

53.5

165

最低毕业要求

2615

165

 

2.核心课程

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基础写作、实用文体写作、中国文化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含微格教学)、教师书写技能、教师语言艺术、班任工作艺术。

3.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实践教学构建了“一体化、双驱动、三课堂”的体系。“一体化”指打通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共同服务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双驱动”指坚持抓好实践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两条主线。“三课堂”指以教育实习为主的第一课堂,以学科竞赛为主的第二课堂,以社会实践为主的第三课堂。具体实践教学环节见下表:

课程

类别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

周数

总学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开课

学期

专项实践

教学

公共实践课程

入学教育

Freshman Orientation

-

-

不计学分,穿插安排

1

毕业教育

Graduation Education

-

-

不计学分,穿插安排

8

军事训练

Military Training

2

2

1

专业实践课程

教育见习

Educational Probation

0.5

1

1-6

教育研习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Study

-

1

教育实习

Educational Internship

6

18

一学期

7

毕业论文(设计)

Thesis (Project)

6

14

8

劳动教育实践

Labor Education Practice

0.5

6

1-6

合计

15

43

个性培养课程

课外自主实践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10

由学生自主实践,二级学院和教务处根据学校有关管理办法认定学分(另:学生完成美育实践学习任务可认定其中2学分)

1-8

朋辈教育

Peer Education

合计

10

  

15

43

 

5.师资队伍

本专业历史悠久,师资雄厚,拥有一支学历与职称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年龄梯队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3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9人;高级职称教师30人,博士36人(其中博士后7人),硕士11人。聘有基础教育一线兼职教师39人。拥有广东省特支计划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南粤教坛新秀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人,惠州市拔尖人才3人,校级“名师”2人,校级“教学示范教师”2人。专任教师的一级学科背景为中国语言文学和教育学,二级学科背景主要包括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与教学论等。

6.教学条件

学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课堂教学设施、实践教学设施及辅助教学设备等能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现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惠州学院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等完善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设施。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与实践技能实训需要,并且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积极与中学合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

(1)教学设备

学校重视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等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更新了课室教学设备,更换新的多媒体设备。学校拥有167间智慧教室,16间常态化录播教室,28间超短焦电子交互白板教室。学校图书馆面积约2.1万平方米,阅览座位2000多个。教学和学术资源涵盖纸质和电子的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专刊、光盘、音频和视频等。目前本专业相关的数据库23余个,纸质图书405412册,电子图书158044余册,专业期刊164种,汉语言专业教育类纸质图书共计73163册,生均77册。

(2)实验室

学校重视实验室建设,可供本专业使用的实验室有计算机公共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高清录播室常态录播室微格教室、三笔训练室、教育技术实训室、互动录播室汉语言多功能实训室心理咨询室等,具体情况见下表:

类型

计算机

公共实

验室

 多媒体

教室

高清录播室

常态录播室

微格

教室

三笔训

练室

教育技术

实训室

互动录播室

汉语言多功能实训室

心理咨询室

14

205

1

16

25

3

1

1

1

1

使用面积

(平方米)

1806

18340

90

1280

760

240

60

90

80

80

 

(3)实习基地

本专业教师教育实践基地稳定,能够提供合适的教育实践环境和实习指导,完全满足师范生教育实践需求。学校与校外签约并有效合作的师范教育实践基地63个,其中省级示范性教育实践基地17个,有效拓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空间,丰富了教学资源,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

本专业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执行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根据新时代中学教育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落实“一践行三学会”,建立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中华文化传承和创新实践开发,逐步形成以下三个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一)“三全育人”养成师德。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对标构建育人体系。围绕“十大育人”体系,紧扣“三全育人”根本要求,党政齐抓共管,完善课程目标设置,突出课程德育功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进教学全过程渗透课程思政,充分挖掘和拓展思政元素,把价值观培育与塑造“基因式”全过程融入所有课程;采取“课程+实践+活动+环境”养成教育,做好课程思政特色课程和课程思政课程标杆课堂建设,鼓励专任教师创新课程思政特色做法,建立师范生师德养成评价机制师范生个人成长档案,确保师德规范践行和教育情怀涵养。

(二)“读·写·讲·研”强基提能

本专业“以学生为中心”,落实“一践行三学会”,构建“读·写·讲·研”强基提能教学模式,推进“中学名师进校园”和嵌入式教学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和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重视提高师范生的学科素养、专业技能、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拥有惠州文化研究院、全国小小说创作基地和惠州学院小小说研究中心,成立了风辰诗社、慢派读书会、吟诵社、戏剧社、方言社等学生社团,创办《风晨诗刊》和《小小说时代》刊物,每年举办师范技能大赛、汉语言文化节、国学大赛、书法大赛、演讲比赛等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大学生小小说大赛;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中华诵写讲比赛、全国大学生作文比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常年开办创意写作班、卓越语文教师班、研究型学习班等特色班,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开展中学名师进校园、作家进大学课堂、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座、嵌入式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教学科研活动;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研究、学术论文写作、撰写读书笔记和实践反思等。

(三)“U-G-S联盟”协同育人

本专业推行“U-G-S教育理念”,搭建“惠州市语文教师教育联盟”协同育人平台。紧紧围绕“新师范”建设背景下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主题,以“师范生培养模式创新、师资共建、基地共建、课程共建、资源共享、成果共育、质量共保”等抓手,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联合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邀请中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指导师范生教育见习、实习、研习、毕业论文写作以及卓越语文教师培养,共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共同举办集体备课、学科竞赛、学术研讨会等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和德育教育基地;邀请中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来校开设实践教师教育课程、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学科竞赛、嵌入式教学等;选派骨干教师赴中小学挂职,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基础教育研究、班主任工作以及中小学教学管理等工作,形成“双进双挂”计划。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