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质量年报
您当前位置:首页  人才培养  质量年报

广播电视学专业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年报

2019年05月20日 08时54分44秒浏览次数:262设置

  1.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广播电视学专业,前身为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部于20129月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更名为广播电视学专业,专业代码050302,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修学年限4年,一级学科为文学。现从以下两个方面介绍惠州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探索“培养具备较强创新应用能力,具备一专多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有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并能实际运用,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练掌握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在此基础上拓展专业口径,选择专业方向课程,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获得适应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的综合能力。

    在坚实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率连年高达98%以上。在校学生在学科竞赛、科研课题、论文发表等方面取得喜人成绩。2018年度,获得国家级级学科竞赛奖项共63项,其中二等奖21项、三等奖23项;获得省级学科竞赛奖项共8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4项,其中省级2项,校级2项。

    近年来,本专业师生利用自身的专业理论及专业优势,开展了一些有特色的社会性服务:以专业特有的优势——影视制作与网络传播,服务惠州传媒、广告、营销等文化产业;以专业特有的优势—微电影创作基地、校园DV节目制作,积极参与全国和惠州市各类传媒和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推介服务;专业教师参与了惠州日报评论版的改革,为今日惠州网的全面改版提供整体策划;由专业教师指导、本专业学生担任主播参与制作和播出了惠州广播电台《亲亲校园》节目,播出45期,时长近70小时(可见校园网“校园之声”栏目)。本专业教师既申报和研究惠州市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题,还热情参与惠州日报、东江时报、惠州电视台和电台的一些新闻策划和采访活动;本专业学生通过在本地媒体的专业实习,采写大量的新闻报道,在锻炼自己同时,也为宣传和报道惠州、服务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近年来本专业为地方培养了一批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其中仅惠州市的主流媒体及新闻网站就有本专业毕业生40余人。

    广播电视学专业结合专业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协同育人规划,积极探索协同育人的路径。

    广播电视学专业在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有示范性的教学成果。首先,有许多学生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国家级奖项:2018年有60多位同学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2018年5月,14级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纪志航同学的《寻乡里》荣获第四届“根亲中国”微电影大赛优秀作品奖。这是唯一一个在该次比赛中获奖的广东创作团队。该片讲述了一个归国华侨后裔回到潮汕故土寻找一个消失的乡里的故事,这部影片至今已获得3个国家级奖项。(见表4)

    广播电视学专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与媒体部门、企业等单位合作培养人才。广播电视学专业不仅和惠州电视台、惠州日报、惠州人民广播电台等部门合作培养人才,而且重视和网络、影视等企业方面的合作。广播电视学专业与北京中影华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协同育人平台。

  2. 专业设置与学科支撑

    本专业为广播电视学专业,其学科门类为: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本校新闻传播学学科与同类院校相比,具有自己的优势:(1)师资力量相对较强。本专业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共19人,其中在岗在编人员10人,校内兼职人员3人,校外(媒体)兼职人员6人。在岗在编人员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1人;博士3人,硕士5人。(2)在新媒体研究、舆论传播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在相关研究领域获得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7项;发表CSSCI论文40多篇。

      

    (三)在校学生情况

    1.2017年9月-2018年8月,广播电视学专业在校生有2014级2015级、2016级和2017级,学生总人数为265人。如下表:

各专业学生人数统计表

专业

2014级(人)

2015级(人)

2016级(人)

2017级(人)

专业总计

年度总计

广播电视学

87

94

42

42

265

265

  

(四)生源质量情况

2017年,广播电视学录取学生40人,最高分508,最低分497。第一志愿者20人,余20人为二三志愿者。无它专业调剂过来者。

附表1:2017学年各专业-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年份

专业

计划招生人数(人)

实际录取人数(人)

2017

广播电视学

40

40

  

附表2:2017学年各专业-学生报到-情况统计表

年份

专业

实际录取人数(人)

实际报到人数(人)

报到率(%)

2017

广播电视学

40

39

97.5%

  

附表3:2017年各专业-录取分数-情况分析

专业

最高分(分)

最低分(分)

投档线(分)

省线(分)

广播电视学

508

497

497

418

2017各专业录取分数情况分析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

本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已达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合格以上水平,有高水平带头人,师资队伍建设呈现整体良性发展态势。

目前,本专业教职工总数为19人,其中专任教师10人,外聘教师6人,其它师资3人。全日制本科生人数265人,生师比为13.9:1,符合教育部18的要求。

专任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年龄构成如下:教授(正高)5人,占教师总数56%;副高2人,占教师总数11%;中级1人,占教师总数11%。专任教师中,博士2人,占教师总数22%;硕士5人,占教师总数的56%。35岁以下青年教师2人,占教师总数的22%;36-45岁年龄段的教师2人,占教师总数22%;专任教师中,外校毕业的教师占教师总数100%,其中重点大学毕业的教师占教师总数56%;有海外留学背景3人;有业界经验7人;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详情见表1)

  

1:广播电视专业教师的数量与结构

  

  

  

  

  

  

  

  

  

数量与结构

专业教职工总数(人)

19

本专业专职专任教师(人)

10


本专业教师结构分布

本专业师资


总数

35岁以下人数

36-45

人数

46-55岁人数

56岁及以上人数


  

  

专任教师

10

2

3

4

1


外聘教师

6

2

3

1

  


其它师资

6

1

1

1

  


专任教师职称

结构

  

教  授

5

  

2

3

  


副教授

1

  

  

  

1


讲  师

1

  

1

  

  


助教及其他

2

2

  

  

  


专任教师学历

结构

  

具有博士学位人员

2

  

1

1

  


具有硕士学位人员

5

2

2

1

  


具有学士学位

2

  

  

1

1


有企业(行业)背景教师人数(人)

4

有海外背景教师人数(人)

3


外教(人)

1


本专业全日制本科生数

265

本专业全日制留学生数

    无


  

专业生师比

  

 17.7

  

  


本专业师资基本信息(包括专任教师、外聘教师、其它师资)


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最高学位

专业技术职称

学科类别

是否双师型

是否具有行业背景

导师类别

专业专职/多专业共用

  

王立祥

1963.01

本科

学士

高级记者

历史学

专业专职

  

许  鑫

1978.04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新闻学

专业专职

周海英

1969.07

研究生

硕士

教授

新闻学

硕导

专业专职

樊昌志

1966.03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新闻学

硕导

专业专职

张  波

1969.10

研究生

硕士

教授

文学

硕导

专业专职

华荣祥

1960.09

本  科

学士

副教授

文学

专业专职

李兢兢

1974.05

研究生

硕士

讲师

文学

专业专职

白  多

1991.07

研究生

硕士

助教

文学

专业专职

廖子萱

1991.01

研究生

硕士

助教

文学

专业专职

  

李若飞

1981.09

研究生

博士

讲师

艺术学

专业专职

  

  

外聘教师


  

  

  

  

  

  

外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聘任时间

聘期

学历

最高学位

专业技术职称

学科类别

工作单

位类别

导师

类别

地区


曹丽丽

1965.11

2017.01

2016-2017

研究生

硕士

导演

三级

广电

中央电视台

北京


葛  优

1983.04

2015.06

2015-2016

大学

学士

初级

广电

惠州电视台

惠州


蔡  洁

1989.02

2017.01

2014-2016

大学

学士

广电

高等

学校

惠州


范  舟

1980.04

2017.02

2016-2017

研究生

硕士

主任播音员

广电

惠州电视台

惠州


黎伟仁

1980.04

2017.02

2015-2017

研究生

硕士

编导

广电

惠州电视台

惠州


李  丹

1982.10

2017.05

2016-2017

本科

学士

执行

董事

自媒体

策行者

惠州


其它教师


  

  

其它师资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入校

时间

师资

类别

学历

最高学位

专业技

术职称

学科

类别

导师

类别


李宗菊

1984.05

2009

教师

硕士

硕士

讲师

传播学


沈天舒

1964.06

2008

教师

本科

学士

编审

编辑

出版


黄吉群

1975.02

2012

实验技术人员

本科

学士

研究实习员

教育学


(二)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2017-2018学年,文学与传媒学院广电系共有教授5名,分别是王立祥、许鑫、周海英、樊昌志和张波教授,他们均担任本科课程,具体情况统计如下(见表2):

  

表2: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

课程

课程类别一

课程类别二

总学时

人数

合班信息

许鑫

新闻学概论

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48

42

17广播电视学1班

王立祥

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

限选课

专业课

72

45

15广播电视学1班

王立祥

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

限选课

专业课

72

41

15广播电视学2班

樊昌志

广告实务

限选课

专业课

36

76

15广播电视学1班

15广播电视学2班

樊昌志

大众传播学

必修课

专业课

54

47

16广播电视学1班

周海英

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

必修课

专业课

54

45

15广播电视学1班

周海英

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

必修课

专业课

54

41

15广播电视学2班

周海英

新媒体概论

必修课

专业课

54

47

16广播电视学1班

张波

公共关系学

限选课

专业课

36

61

15广播电视学1/2班

张波

播音与主持艺术

限选课

专业课

36

39

15广播电视学1/2班

张波

语言艺术

限选课

专业课

36

32

16广播电视学1班

张波

教学技能训练

限选课

专业课

18

9

15广播电视学1/2班

  

表2: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姓名

课程

课程类别一

课程类别二

总学时

人数

合班信息

许鑫

广播电视概论

必修课

专业课

54

43

16广播电视学1班

许鑫

中外新闻史

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48

41

17广播电视学1班

王立祥

新闻采访

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48

41

17广播电视学1班

樊昌志

新闻传播论文写作

任选课

专业课

36

56

15广播电视学1班

15广播电视学2班

樊昌志

媒介经营管理

限选课

专业课

54

84

15广播电视学1班

15广播电视学2班

周海英

新媒体概论

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48

41

17广播电视学1班

张波

播音与主持艺术

限选课

专业课

32

30

16广播电视学1班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为强化实践教学,本专业尝试“项目制”教学模式,将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将各门业务课程的教学与班报、系刊、广电实验室及系网站的运营相结合,并努力与校外媒体机构开展协同创新。本专业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其它学科知识,鼓励基础扎实、成绩优良、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其它专业,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

本专业不仅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新闻采写编评摄等专业技术,同时还要求深入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活动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广播电视学专业对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作出调整,突出实践特色。本学年度我们积极申报了新专业“新媒体”,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为将来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整理转型作出了努力。

顺应相关专业增强实践性的需要,开设了一大批实践性课程,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电视摄像》、《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新闻网页设计与制作》、《影视艺术鉴赏》、《DV节目制作》、《平面媒体采写编》等,彰显了文科应用性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特色。

本专业重视新媒体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通过四年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新闻实践,本专业学生不仅能对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能深入学习和了解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增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综合素质。

本专业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性人才。本专业学生将在报刊杂志采写编、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编辑与制作、节目策划与组织、播音主持,以及网络新闻传播、网站编辑和媒介经营管理等方面受到系统的训练;本专业学生还将具备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新闻敏感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摄影摄像能力、营销策划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

本专业探索“培养具备较强创新应用能力,具备一专多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惠州及周边地区,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以培养厚基础、强能力、宽口径、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适应媒介融合和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新闻人才为目标,通过四年系统化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媒体采、写、编、评、摄及经营管理等基本业务,具备现代传播技术和多媒体融合发展理念,能在媒体机构、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采编、宣传、营销策划、经营管理等工作,为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的新闻宣传战线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有:第一、改革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第二,拓宽了专业口径。第三、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创新精神。第四、加强实践教学。第五、校内建立学生学习指导中心,从大一开始实施导师指导制度。第六、校外实施协同创新导师制,与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联合培养。

本专业根据广播电视学本科生培养要求,瞄准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确立本专业的建设目标:根据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和网络新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媒体机构采、写、编、评、摄及经营管理等基本业务,了解党和政府关于新闻传播和宣传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现代传播技术和多媒体融合发展理念,能在媒体机构、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采编、宣传、营销策划、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较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把广播电视学专业办成具有专业特色和区域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学校同类专业中有影响的专业。

依据上述目标,本专业制定了专业发展规划,包括特色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师资建设规划和实验实践平台建设规划等。(见表3)

3:2017-2018年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各类建设项目一览表

项目类型

项目级别

项目名称

时间

负责人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省级

广播电视学

2015-2018

樊昌志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广播电视学

2015-2018

王立祥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省级

新媒体概论

2015-2018

周海英

创新创业课程

校级

网络与新媒体实务

2017-2019

周海英

精品教材

校级

《口才艺术导论》

2017-2019

张  波

应用型示范专业

校级

广播电视学

2018-2020

周海英

4:惠州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2017-2018年省级奖项一览表

序号

学科竞赛名称

获奖作品名称

参赛队员/班级

学生姓名

级别

奖项等级

比赛时间

1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经济新闻作品大赛

新闻报道类作品

14广电1班

李慧丹 朱晴等

国家级

三等奖

2017.11

2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经济新闻作品大赛

新闻报道类作品

14广电1班

李慧丹 朱晴等

国家级

三等奖

2017.11

3

2017年广东省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

女子甲组自选南刀

16广电1班

张嘉琳

省级

第三名

2017.11

4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古怪的男人

15广电1班

陈文珊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5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嗓音

15广电1班

肖彤茵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6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一把雨伞

15广电1班

杨爽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7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槐花糖

15广电1班

黄佳佳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8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意外

15广电1班

郑燕娜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9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歌唱着的梦

15广电1班

陈奕苗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10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项链》

15广电1班

李佳珊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3

11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我的父亲

15广电1班

袁小兰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3

12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公车社会

15广电1班

池冰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3

13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莫让人生尽是将就

15广电1班

许浩龄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3

14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五月最后的木莲花

15广电1班

邓王菲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3

15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青果不甜

15广电1班

曾浩兰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3

16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读一本好书

15广电1班

饶霞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3

17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90后的老纹身师

15广电1班

黄鑫榕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18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留学生会经历些什么?

15广电1班

何泳桐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19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战狼》观后感

15广电1班

谢妙芸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20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发梦屋

15广电1班

江樱翘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21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读《树王》有感

15广电1班

林依婷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22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他们爱过,但不代表会一生一世

15广电1班

刘烁纯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23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贪念泥淖温暖的沙漠玫瑰

15广电1班

詹燕珊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24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最美好的时刻

15广电2班

谢静刁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25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海的味道,家的记忆

15广电2班

林晓春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26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金子

15广电2班

梁梓叶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27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像样的青春

15广电2班

陈育敏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28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友谊也需要经营

15广电2班

陈育敏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29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我不要遗忘

15广电2班

陈小洁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30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这里,曾经有鸟回来过

15广电2班

黄晓伟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3

31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实则是两败俱伤的爱情

15广电2班

黄嘉怡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3

32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优伶戏子的低眉抬眸,一眼便是一生

15广电2班

柯素茹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3

33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会漏雨的老房子

15广电2班

鄢巧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3

34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水墨留白,其乐融融

15广电2班

黄烁珊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3

35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死亡,只是另一段正常旅程的开始

15广电2班

蔡婉婷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36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生与死的叩问——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有感

15广电2班

林晓春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37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森林木

15广电2班

林莉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38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你是软肋,予我盔甲

15广电2班

林莉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39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宝贝,我们回家——影片《亲爱的》有感

15广电2班

陈静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40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不平凡的他们,铸就残缺的美好——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15广电2班

张怡晴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41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断”“含”不需要的,从而达到“离”

15广电2班

黄嘉怡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42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青春住了谁

15广电2班

洪小玩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43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紧紧手,年年有

15广电2班

黄烁珊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44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情”陷巴黎

15广电2班

黄裕欢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45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遗憾

16广电1班

陈锋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46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大众,应警惕“娱乐至死”

16广电1班

陈祥佳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3

47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16广电1班

王慧鹏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48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战狼》缘何成爆款?

16广电1班

陈祥佳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49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匠人精神”需与时俱进,方能焕发生命力

16广电1班

陈锋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50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你不走,我便不散

16广电1班

柯敏茹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51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胡同小巷

17广电1班

郭敏婷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52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倾听你的泪

17广电1班

古少红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53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离乡

17广电1班

徐小舒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54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放飞梦想的风筝

17广电1班

何柳婷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55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南京故地重游

17广电1班

姚青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56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外婆家的“味”

17广电1班

张瀚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3

57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我的迷茫我做主

17广电1班

陈金漫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3

58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不曾发生的事

17广电1班

阮翠玲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3

59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懂您,渐老的母亲

17广电1班

廖敏彤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3

60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我的曾祖母

17广电1班

陈燕子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3

61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转瞬即逝的时代守艺仍留久留

17广电1班

简炜钧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62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在“阿尔法巴”的时代,我们仍需多一份谨慎

17广电1班

赖婷婷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63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无题

17广电1班

王彦琳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64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网络投票应公平公正

17广电1班

陈晓纯

国家级

优秀奖

2018.3

65

第二十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之第八届墨林之风四笔书法比赛

毛笔字

15广电2班

林佳纯

校级

二等奖

2018

66

第三届粤港澳台影视作品文化交流周

《寻乡里》

14广电1班

纪志航团队

省级

评审团特别奖

2017.12

67

第三届粤港澳台影视作品文化交流周

《寻乡里》

14广电1班

纪志航团队

省级

优秀作品奖(国家级)

2017.12

68

第三届粤港澳台影视作品文化交流周

《时间旅者》

14广电1班

黄婉秋团队

省级

三等奖

2017年12月

69

第四届“根亲中国”微电影大赛

《寻乡里》

14广电1班

纪志航团队

国家级

优秀作品奖

2018年4月

70

第八届粤光杯学生影视作品大赛

《家庭影像》

14广电1班

黄炼聪团队

省级

最佳社会纪录片

2018年5月

71

第四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

  

14广电1班

断片儿团队

省级

优胜奖

2018年8月

72

第四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惠州学院校赛

  

15广电1班

断片儿团队

省级

二等奖

2018年9月

  

  

  

  

  

  

  

  

  

(二)专业建设

作为广东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5-2018)的建设专业。本专业围绕“基于媒体融合发展的地方高校新闻教育转型”的主题开展专业建设,本年度在师资、课程和实践教学等层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1)教学团队建设方面。专职教师由7人增加至10人;其中教授增加2人,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由1人增加至3人。顺应新媒体传播的需要,借助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和惠州广电传媒集团东江传媒网的专业技术力量,进一步扩充、建设成了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兼职教师队伍,。

2)实践教学方面。与中影华龙集团建设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近20名经过选拔的学生由本校教师带队,在暑假深入该集团,在集团专业人员指导下学习影视制作技术。

(三)课程建设与教改项目

1.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优质课程

在广电行业委员会的指导下,本专业教师团队经过调研高校,企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认证标准制定专业毕业标准,根据毕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进行了2018年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搭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自主拓展课程、实践教学等多个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培养学生的广播电视新闻理论与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能力,自主拓展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具体计划如下:

(1)夯实理论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

以培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广播电视人才”为目标,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进行本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与建设。目前,本专业已经建设了三门校级重点课程,分别是:《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新闻写作学》;一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新媒体概论》,1门双语教学课程《西方新闻作品赏析》。到2022年,本专业计划建设校级精品开放课程2-3门,省级精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双语课程1-2门,并将广播电视学专业核心课程打造成校级重点课程群。

(2)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建设本专业的创新创业与应用型课程群。目前已有《网络与新媒体实务》课程获得校级双创课程立项,计划到2022年,争取建设1门省级双创课程,建设1-3门校级双创课程。(详情见表5

(3)以融合发展为思路,培养全能型人才

根据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在未来的五年内,将惠州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逐步升级改造为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内容的总设想指导下,先期进行课程建设改革的相关准备。逐步开设《融合新闻学》、《交互设计原理》、《网络动画与多媒体制作》、《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课程,形成一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力争在建设期内将其中一门课程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

5:本专业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一览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承担任务

新媒体概论

自主学习平台

(专业课程类)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网络与新媒体实务

自主学习平台

(专业课程类)

省级创新创业课程

新媒体概论

自主学习平台

(专业课程类)

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新闻采访

自主学习平台

(专业课程类)

校级重点课程

传播学

自主学习平台

(专业课程类)

校级重点课程

(4)开发社会资源,丰富课堂教学

本专业与北京中影华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河马映画创意影视广告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在电视深度报道、影视制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4级李慧丹等同学的电视深度报道获全国大学生经济新闻大赛三等奖,本专业学生自办媒体《东江学子报》荣获第七届广东省十佳校媒决赛“新闻专业性及作品深度奖”,2014级学生两部微电影入围粤港澳微电影大赛。本专业聘请境外教师承担本科教学的人数2人。2015-2017年度共邀请业界人士到学校开设讲座5次,每学期平均1.5次。

本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特色,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广泛开启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力推进“业界精英进课堂”活动:一部分业务课程如《播音主持》、《电视编导》等由传媒界知名播音员主持人与资深电视编导为学生讲授((详情见表6;一部分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业务课程则采用“嵌入式教学”(详情见表7,由几名专业教师与传媒界的知名记者编辑共同讲授;此外,还会邀请业界精英不定期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详情见表8

6:本专业外聘教师授课一览表

授课时间

专家名字

所在单位

课程名称

20132018

曹丽丽

中央电视台

电视作品分析

20122017

郭  优

惠州电视台

电视摄像

2012-2017

蔡 洁

惠州经管学院

电视播音艺术

20162018

范 州

惠州电视台

电视播音与主持

20162018

李 丹

策行者

新媒体概论

7:本专业校外行业人士承担实务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总学

时数

行业人士

授课时数

校外授课

人员姓名

校外授课人员职务

新媒体概论

48

3

李丹

策行者总编

新媒体概论

48

3

邱小亮

惠州市金海狸文化传媒公司总编

广播电视概论

48

3

利敏

惠州电台

广播电视概论

48

3

钟仕桥

惠州电台

新闻评论

32

4

徐林生

省水电三局

教学技能

32

2

许志红

中学老师

公共关系

32

2

廖魏红

邮政储蓄银行公关部人员

新闻采访

48

6

古优御

搜狐焦点

电视新闻编辑

64

10

黎伟仁

东江传媒网

8:业界人士为本专业学生讲课、讲座一览表

讲座时间

专家名字

讲座题目

2015.10.16

曹新颖

把握专业 学会思考

2015.10.17

郭光华

新闻学考研与就业前景

2015.11.27

曹新颖

当代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016.09.08

周颖

语文学科考研指南与应考技巧

2017.10.28

李丹

新媒体时代传媒人的出路

  

另一方面,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项目制,将教师课堂知识技能讲授与指导学生完成具体新闻作品制作结合起来,学生修完课程后则须提交作品作为期末考核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他们的专业业务技能,这些期末考核作业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纪实作品,如《深度报道》课程的期末考核作品《您吃的外卖安全吗》于今年6月25日在惠州电视台《第一演播室》栏目播出,产生较大的社会反响,并在今年11月参加全国大学生经济新闻作品大赛中获得三等奖。本专业还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寒暑假到惠州市新闻媒体单位实习,目前与惠州电视台新媒体中心、东江传媒网、羊城晚报等媒体建立了产教融合的合作关系。其中东江传媒网被列为全校首批实践教学示范基地。

2.教改项目

     2017-2018年,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师在教研教改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各类专业建设项目见下表:

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各类建设项目一览表

项目载体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进展情况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

基于媒体融合发展的地方高校新闻教育转型研究——以惠州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升级改造为例(省级)

樊昌志

2017年结项


专业综合改革度试点

广播电视学(非师范)(省级)

樊昌志

2018年结项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播电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

王立祥

2018年结项


精品课程

新媒体概论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

周海英

2018年结项


专业综合改革度试点

广播电视学(师范)(校级)

许鑫

2017年结项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应用型全媒体特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校级)

李兢兢

2017年结项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惠州学院微电影创作型人才培养与实训基地(校级)

白多

2018年结项


教改项目

广播电视专业团队式实践教学模式探讨(校级)

廖子萱

2018年立项


  

四、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本专业2017—2018学年实验课开出率为100%。传媒系实验室共承担了六门专业课程的实验课教学,具体是《新闻编辑》、《新闻网页设计与制作》、《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网络新闻学原理与运用》、《电视摄像》、《电视作品分析》等。这六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指导书完整、规范;有实验室课表和实验成绩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达到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80%。(见表9)

9:2017-2018年度广播电视学实验课开设情况

  

应开实验

实开实验

实验开出率(%)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门数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比例

课程数

项目数

课时数

课程数

项目数

课时数

课程数

项目数

课时数

6

 6

258

 6

 6

258

100%

100%

100%

     5

   83%

按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习和实训,时间有保证,措施完善,效果好。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52,占总学分150的34.7%;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时520,占总学时2200的22.6%。实习(实训)教学环节设置科学合理,计划性强,过程管理严格。学生实习(实训)内容全部与专业对口,实习(实训)时间与教学计划相符。 实习(实训)成绩评定科学、规范。实习生各类材料(如实习、实训报告/总结、作业)齐全。带队教师认真负责,实习(实训)手册等文件填写规范、认真。参与实习(实训)指导的老师中有行业(含机关、企业)经验的教师所占比例≥60%。

本专业实施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实习模式,本学年度重新制定了实习指导制度,扩大了参与实习指导的教师的数量,新开拓了3个实践教学点,已有校外实习基地9个。(见表10)

10 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

序号

名称

适用专业

备注

1

惠州日报

广播电视学

校级

2

惠州电视台

广播电视学

校级

3

惠州人民广播电台

广播电视学

校级

4

东江传媒网

广播电视学

校级

5

新浪乐居网

广播电视学

校级

6

惠州西子网

广播电视学

校级

7

中影集团华龙教育

广播电视学

校级

8

羊城晚报新媒体部

广播电视学

校级

9

惠州广电集团新媒体中心

广播电视学

校级

  

重视实践、实习教学,实行“理论教学和媒体实习两轮驱动”。在创新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同时,强化学生实习环节,促进新闻学课堂教学和新闻实践的对接和融合。学生报纸《东江学子报》、学生社团DV实验社、阆苑学子公众号让学生在新闻实践中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校园媒体特别是校电台、校电视台,校园网、中文系网站等成为了学生日常实践基地。目前已与惠州市内多家新闻媒体建立了正式的长期的实习基地建设合作关系。

本专业2008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共立项6个项目:其中省级创新训练项目2项,校级创新训练项目2项。这些项目都是由老师带队,学生以团队形式积极参与,成果显著。(见表11)

11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立项明细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指导

老师

项目类型

年度

项目级别

1

新媒体时代慢综艺节目成功原因及发展对策——以《亲爱的客栈》为例

黄琼娜

周海英

创新训练项目

2017

省级

2

商业型文化纪录片制播与运营平台

陈钰洁

白多/王立祥

创业实践项目

2017

省级

3

短视频的内容创新与营销策略分析——以抖音APP为例

廖金堂

李兢兢

创新训练项目

2017

校级

4

大学生社会热点事件参与度的调查

陈峰

李兢兢

创业训练项目

2017

校级

  

此外,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拨付的100万元经费,整合筹建融合新闻实验室,极大地改善网络与新媒体试验教学的条件,使得学生不出校门既可从事网络与新媒体新闻传播实践。

  

五、学生学习效果

(一)在校生培养情况

1.2017年9月-2018年8月,广播电视学专业在校生有2014级2015级2016级和2017级,学生总人数为265人。如下表:

各专业学生人数统计表

专业

2014级(人)

2015级(人)

2016级(人)

2017级(人)

专业总计

年度总计

广播电视学

87

94

42

42

265

265

  

1.考研情况

2017-2018学年,广播电视学专业考研录取情况。

姓名

性别

班级

录取院校

录取专业

黄婉玲

13广电1班

上海体育学院

新闻与传播

陈威敬

13广电1班

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

魏秋桦

14广电1班

华南理工大学

新闻与传播

梁舒婷

14广电2班

北京工商大学

新闻传播学

王瑞雪

14广电2班

暨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

陈燕敏

14广电2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新闻与传播

陈思妮

14广电2班

香港浸会大学

影视文化

  

2.学生学科竞赛情况

2017年9月-2018年8月,

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62项,省级奖项2项,共64项。

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获奖情况(部分)列表如下:

文学与传媒学院2017-2018学年学生学科竞赛获奖一览(部分)


序号

学科竞赛名称

获奖作品名称

专业年级

参赛队员

级别

奖项

获奖时间


1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古怪的男人

2015广播电视学1班

陈文珊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年3月

2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嗓音

2015广播电视学1班

肖彤茵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年3月

3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一把雨伞

2015广播电视学1班

杨爽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年3月

4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槐花糖

2015广播电视学1班

黄佳佳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年3月

5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意外

2015广播电视学1班

郑燕娜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年3月

6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歌唱着的梦

2015广播电视学1班

陈奕苗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年3月

7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项链》

2015广播电视学1班

李佳珊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年3月

8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我的父亲

2015广播电视学1班

袁小兰

国家级

三等奖

2018年3月

9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最美好的时刻

2015广播电视学2班

谢静刁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年3月

10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海的味道,家的记忆

2015广播电视学2班

林晓春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年3月

11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金子

2015广播电视学2班

梁梓叶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年3月

12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像样的青春

2015广播电视学2班

陈育敏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年3月

13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友谊也需要经营

2015广播电视学2班

陈育敏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年3月

14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我不要遗忘

2015广播电视学2班

陈小洁

国家级

二等奖

2018年3月

15

2017年广东省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

女子甲组自选南拳

2016广播电视学1班

张嘉琳

省级

第一名

2017年11月

16

2017年广东省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

女子甲组自选南刀

2016广播电视学1班

张嘉琳

省级

第三名

2017年11月

 ()毕业生情况

2018届广播电视学专业87人,就业78人,创业1人,未就业17人,就业率为97.64%,专业对口率为68.51%。

就业领域:学校(7)、行政机关(1)、企业(42)、媒体(12)、其他事业单位(15)、创业(1)。

专业

教师

公务员

企业

媒体

其他

创业

就业

考研

未就业

广播电视学87人

7

1

42

12

15

1

78

7

2

  

  

(三)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

毕业生对我院总体评价为满意。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学生教学信息员座谈会和学生代表座谈会显示,毕业生对教学一线的情况、教学效果总体是满意的。从网上评教、就业调查问卷还有辅导员讲评座谈会了解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学院教学管理、教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师课堂教学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较为满意。

(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惠州学院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问卷》调查分析可知,用人单位对我院2018届毕业生满意和比较满意率达99%,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工作整体表现比较突出,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普遍认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积极主动,踏实肯干,注重团队意识,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纪律性,人际关系协调,工作业绩良好,整体表现良好。

(五)学风建设

2017年9月1日-2018年9月30日,文学与传媒学院学风建设主要措施:

1.日常管理,保障良好学风

一是检查学生考勤,每周一报。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学生上课考勤情况有记录与汇总、评估,掌握学风动态;二是加强学生的学风思想建设。针对课堂考勤中出现的特殊学生,安排团支书班长跟踪,给予关怀,正面引导;三是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倡导先进,树立典型,推动学风健康发展;四是宿舍评比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2.学习指导,引领良好学风

举办了系列讲座,解读专业培养方案,交流学习经验,交流个性拓展经验,交流职涯规划经验,指导考研、交流考研经验,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指导,解答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各种疑惑,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专业,做好专业学习规划。

3.评先评优,巩固良好学风

一是班级学风评比,强化班级学风意识。各个年级各班级都先后开展了关于“文传青藤、优良学风”的学风建设班会活动,评出获奖班级分别是:一等奖:16汉4。二等奖:16汉1,15汉4。三等奖:17汉1,17对外,16汉3。各班学生和班主任围绕学风建设主题进行交流,发现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班级学风建设。

二是奖学金评比,学得好,就能得奖学金,强化良好学风意识。

2017-2018学年度,学院奖学金项目共计10项,覆盖人数为306人,总金额306600元。具体如下:

序号

奖学系列

每人金额

1

国家奖学金(2人)

8000元

2

国家励志奖学金(43人)

5000元

3

三好学生标兵(10人)

2000元

4

三好学生(39人)

500元

5

学习优秀生(98人)

100元

6

校优秀学生干部(42人)

200元

7

少康奖学金(16人)

300元

8

优良学风班(3个)

500元

9

学科竞赛奖(个人)(43人)

-

10

TCL励志奖学金(10人)

2000元

  

  1. 特色发展

    1.教学团队特色

    本专业拥有同类院校新闻专业所不具备的雄厚师资力量。本教学团队的设置特色鲜明。一是要求团队成员既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又能具备熟练的新闻传播业务能力;二是团队成员既要掌握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业务,又要掌握新媒体时代的融合新闻业务,团队建设有利于新闻传播事业的继往开来。

    2.实验/实践教学特色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重视实践、实习教学,实行“理论教学和媒体实习两轮驱动”。本专业搭建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计划内与计划外的实践平台,广泛利用班报、系刊《东江学子报》、广播电视新闻实验室、院报、院广播电视台、院网络新闻中心等校内传播媒介以及惠州市内外新闻媒体作为实践基地。实施“卓越新闻记者培养计划”。并邀请省市媒体的知名记者、播音员等参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实施“业界精英进课堂”计划。本专业要求学生大学四年期间至少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各实习一次,并举办班报设计比赛、摄影比赛、DV大赛,提升应用创新能力。

    3.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探索“培养具备较强创新应用能力,具备一专多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学生的创业团队“断片儿”影像工作室已经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惠州学院创新创业的标杆。本专业学生的作品参加国内外比赛屡次获奖。其中,2018年5月,14级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纪志航同学的《寻乡里》荣获第四届“根亲中国”微电影大赛优秀作品奖。2018年有60多位同学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专业特色有待进一步凝练

    目前,文学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特色还不够凸显,有待进一步凝练,并落实在具体工作环节。

    2、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

    本专业多次修改了人才培养方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人才培养模式未能充分满足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对新闻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3、规章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更新和落实。

    为了适应学院层面的教学改革和制度改革的需要,文学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原有的规章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和落实,以更好地调动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

    4、实验设备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教学设备、实践机会和就业空间需进一步拓展。

  2. 积极申报新专业。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继续积极申报网络与新媒体新专业。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