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女,1978年12月生,河南武陟人。副教授,博士,中华美学协会会员,中外文艺理论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电影理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讲课程:《文学概论》、《艺术概论》、《西方艺术史》、《类型电影研究》、《西方经典艺术作品赏析》等。
2002年和200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和哲学(美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获哲学(美学)博士学位,期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光华奖学金、科研创新2等奖、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等。
出版专著《恐怖审美范畴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在《文艺研究》、《河北学刊》、《西北师大学报》、《中国教育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主持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项,校级项目3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
附:李艳的主要成果
(一)科研项目情况
序号 | 项目名称 | 本人 排名 | 经费 (万元) | 项目 来源 | 下达单位 及时间 | 完成 时间 |
1 | 恐怖审美范畴研究(WYM10074) | 主持 | 1.5 |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 广东省教育厅2010.12 | 2012.3 |
2 | 悲剧与恐怖审美范畴中的恐惧感研究(C509.0103) | 主持 | 3 | 惠州学院人文社科项目 | 惠州学院 2009.9 | 2010.12 |
3 | 中国式类型片的类型分析与中国电影类型理论建构(11YJC760036) | 第二 | 7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 教育部 2011.9 | 2014.9 |
4 | 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SYQ2011003) | 主持 | 2 | 惠州学院教研教改项目 | 惠州学院 2011.12 | 2013.12 |
5 | “学”、“研”、“教”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JG2010005) | 主持 | 0.42 | 惠州学院教研教改项目 | 惠州学院 2010.12 | 2012.5 |
(二)著作出版情况
序号 | 书名(书号) | 类别 | 作者 名次 | 完成章 节字数 | 出版 年月 | 出版 单位 |
1 | 恐怖审美范畴研究 | 专著 | 独立 | 12万 | 2012年 | 人民出版社 |
2 | 文艺学概论 | 编著 | 参编 | 1万 | 2011年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3 | 美学读本 | 编著 | 参编 | 1万 | 2008年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三)科研获奖情况
序号 | 项 目 | 授奖部门 | 获奖名称 和等级 | 获奖 时间 | 本人承担部分与作用 |
1 | 论文 | 中国人民大学 | 光华奖学金 | 2007年 | 独立 |
2 | 论文 | 中国人民大学 | 科研创新二等奖 | 2007年 | 独立 |
3 | 论文 | 中国人民大学 | 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 2006年 | 独立 |
(四)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序号 | 题 目 | 作者 名次 | 发表 刊期 | 刊物名称
| 刊物级别 | 收录转载 情况 |
1 | 恐怖——一个新的审美范畴 | 独立 | 2011、1 | 河北学刊 (石家庄) | CSSCI |
|
2 | 论悲剧与恐怖的区别 | 独立 | 2010、9 | 西北师大学报(兰州) | CSSCI |
|
3 | 论后现代恐怖艺术的审美特征 | 独立 | 2010、10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东营) |
|
|
4 | 当代西方恐怖美学研究粗描 | 独立 | 2010、9 | 社会科学论坛(石家庄) |
|
|
5 | 西方经典恐怖电影审美特征探析 | 独立 | 2009、1 | 电影文学 (长春) | 全国中文核心 |
|
6 | 艺术恐怖何为?——卡罗尔的美学之思 | 独立 | 2009、5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郑州) |
| 人大复印资料美学卷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 |
7 | 论钱穆的美学之思 | 独立 | 2010、10 | 阴山学刊 (包头) |
|
|
8 | 艺术学科是如何呈现的?——对近六年《文艺研究》的个案分析 | 独立 | 2007、4 |
文艺研究 (北京) | CSSCI |
|
9 | 《考工记》美学研究定位 | 独立 | 2006、4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东营) |
| 人大复印资料美学卷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 |
10 | 可以消费的历史与图景——王府井小吃街扫描 | 独立 | 2007、1、14 | 中国教育报.文史版 (北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