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务
教学教务
您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务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2013年12月02日 12时00分00秒浏览次数:117设置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文选的重点为先秦两汉的典范散文,古代汉语(一)的通论包括语法、词汇、文字方面的有关知识。

修读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在学科、专业中的地位、性质及教学任务)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国际汉语教育等专业的专业课、必修课、工具课,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

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学完本课程后,对学生的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练掌握有关古汉语理论知识,能借助古注和工具书阅读一般的古籍。

三、    修读专业

国际汉语教育

四、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后续课程或相关课程的关系,以及对先修课程的要求)

古代汉语(一)以现代汉语为先修课程,并在古代汉语(二)完成后再开设一些专业基础类选修课程作为后续课程,诸如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汉语史、中外语言学史等。

五、      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写明每章节所讲授内容的教学安排、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教学要求按从高到低分掌握-A、理解-B、了解-C三种,格式如下,作业安排及要求写在相应的章节之后)

绪  论(1.5学时)(B)

(一)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二)古代汉语的学习对象1、古代汉语的概念2、古代汉语的学习对象

(三)教学方式和内容

第一单元  工具书与词汇(13.5学时)

通论(一)常用工具书简介(1.5学时)(C)

(一)字典  (二)词典  (三)文言虚词词典及有关专著  (四)其他工具书

文选(一)(3学时)(B)

《左传》选讲:1、郑伯克段于鄢(2学时)2、齐桓公伐楚(1学时)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3学时)(A)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

(二)古今词义演变的几种情况

1、词义范围的变化①词义的扩大 ②词义的缩小③词义的转移 2、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3、词义轻重色彩的变化

文选(二)(3学时):(B)

《左传》选讲:3、齐晋鞌之战

通论(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3学时)(A)

(一)关于词的本义1、什么是词的本义 2、为什么要探讨词的本义3、掌握词的本义的方法:①通过字形分析探求  ②通过古代文献归纳

(二)关于词的引申义1、本义和引申义的联系方式①相似  ②相关 ③ 相因

(三)词义引申的类型1、辐射式  2、连锁式(四)引申义的读音与书写形式

(五)词义引申的相互渗透与影响(六)引申与假借

第二单元 文字(12学时)

通论(四)汉字的构造(5学时)(A)

文选(三)(5学时)(B)

《战国策》选讲:1、冯谖客孟尝君(3学时)  2、触龙说赵太后(2学时)

通论(五)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2学时)(A)

第三单元  语法Ⅰ(9)

通论(六)判断句(2学时)(A)

(一)句子的分类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三)关于“是”的词性  (四)判断句的活用

通论(七)叙述句(双宾句、被动句)(2学时)(A)

(一)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  (二)“于”字句  (三)“为”字句(附“为……所”式)

(四)“见”字句(附“见……于”式)  (五)“被”字句

通论(八)否定句、疑问句(宾语前置)(2学时)(A)

(一)词序是汉语的重要表达手段之一  (二)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文选(四)(3学时)(B)

《论语》选讲:学而、为政、述而、子路(导读1学时);季氏(2学时)

第四单元  语法Ⅱ(13学时)

通论(九)词类活用(6学时)(A)

(一)古今汉语语法异同略说  (二)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及活用

(三)古代汉语的使动用法    (四)古代汉语的意动用法

(五)名词用如动词          (六)名词用作状语

文选(五)(3学时)(B)

《孟子》选讲:寡人之于国也(导读1学时);许行(2学时)

通论(十) 代词(3学时)

1、人称代词;2、指示代词;3、特殊指示代词——者、所

文选(六)(6学时)(B)

所谓故国者、夫子当路于齐(3学时);齐桓晋文之事(3学时)

六、    教材与参考书

教  材: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5月第3版)

参考书:朱振家主编《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版)

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