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
2、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程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主要成就以及经验教训,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知识。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当代重要作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道路,理解他们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教学要求
(1)本课程以文学史的发展为线索进行教学,也可以先集中讲授文学史知识,再分体讲授作家作品。
(2)重要的作家作品,应重点多讲精讲,一般的少讲略讲。
(3)可以组织若干次课堂讨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
4、总课时数
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总课时42个。
二、课程内容体系
绪论(1课时)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
三、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评价当代文学的成就和不足。
【考核要求】掌握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线索及整体面貌特征。
第一编 当代文艺思潮(5课时)
第一章 十七年文学思潮(2课时)
一、第一次文代会。
二、文艺界的批判运动。主要介绍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的
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以及文艺界的“反右”、“反修”斗争。
三、 文艺政策的调整。主要介绍“双百方针”和“文艺八条”。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看待这些文艺政治论争与斗争。
【考核要求】掌握主要的文艺思想斗争,并对这些斗争作出辨正的评价。
第二章 “文革”时期的文学思潮(1课时)
一、《纪要》的产生。
二、帮派文艺理论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看待“四人帮”的反动文艺理论。
【考核要求】了解“四人帮”的帮派文艺理论。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2课时)
一、文艺界的拨乱反正。
二、第四次文代会。
三、新时期文学的发生、发展、转型及其文化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新时期文学的文化精神。
【考核要求】掌握新时期文学的大致发展线索和整体面貌。
第二编 当代小说(18课时)
第四章 概述(1课时)
一、十七年小说的基本类型与文化特征。
二、“文革”小说的特征。
二、新时期小说的基本发展线索和文化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从现实和历史的高度去审视、评价十七年小说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新时期小说思潮的基本文化面貌。
【考核要求】掌握十七年小说的整体面貌和发展线索;掌握新时期小说思潮的发展脉络及其审美特征。
第五章 革命历史题材和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2课时)
一、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二、梁斌、杨沫的生平创作简介。
三、分析《红旗谱》《青春之歌》。
【教学重点、难点】《红旗谱》的民族风格,《青春之歌》关于革命和爱情的叙事。
【考核要求】朱老忠和林道静的成长道路及其历史意义。
第六章 农村题材小说和柳青的《创业史》(1.5课时)
一、农村题材小说。
二、柳青生平创作简介。
三、分析《创业史》。
【教学重点、难点】对《创业史》的评价与文学思潮的关系。
【考核要求】掌握梁山老汉形象的成功之处。
第七章 城市题材小说与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1.5课时)
一、城市题材小说。
二、周而复生平创作简介。
三、分析《上海的早晨》。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看待建国初期的城市题材作品。
【考核要求】 《上海的早晨》的形象塑造。
第八章 “非主流小说”和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
青年人》、茹志鹃的《百合花》、宗璞的《红豆》(3课时)
一、“非主流小说”小说。
二、《洼地上的“战役”》。
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四、《百合花》。
五、《红豆》
【教学重点、难点】刘世吾的形象,《洼地上的“战役”》和《百合花》描写战争的
独特笔,《红豆》爱情叙事的特点。
【考核要求】掌握刘世吾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掌握战争叙事和爱情叙事的另类形
式。
第九章 反思小说和张贤亮的《绿化树》、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1.5课时)
一、反思小说的文化特征。
二、张贤亮、高晓声的生平创作简介。
三、《绿化树》《陈奂生上城》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关于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陈奂生上城》在反映农村历史性变
革和塑造农民形象上的成就。
【考核要求】分析章永璘的形象,掌握陈奂生形象的意义。
第十章 市井乡土小说和汪曾祺的《受戒》、贾平凹的“商州小说”(1.5课时)
一、市井乡土小说
二、汪曾祺和贾平凹的生平创作简介
三、分析《受戒》和《商州初录》
【教学重点、难点】《受戒》《商州初录》对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的描写。
【考核要求】《受戒》的散文化特征,《商州初录》的叙事特征。
第十一章 文化寻根小说和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1.5课时)
一、文化寻根小说的文化特征。
二、阿城、王安忆的生平创作简介。
三、《棋王》《小鲍庄》的思想内涵、人物形象及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王一生的形象意义,《小鲍庄》对儒教文化的现代审视。
【考核要求】掌握捞渣形象及思想意义,掌握小说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第十二章 先锋小说和余华的《现实一种》、格非的《青黄》(1.5课时)
一、先锋小说的文化特征。
二、余华和格非的生平创作简介。
三、《现实一种》、《青黄》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现实一种》、《青黄》的叙事策略。
【考核要求】掌握《现实一种》、《青黄》的叙事特点。
第十三章 新写实小说和池莉的“人生三部曲”、方方的《风景》(1.5课时)
一、新写实小说的文化特征。
二、池莉和方方的生平创作简介。
三、 “人生三部曲”和《风景》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烦恼人生》和《风景》如何以一种极端化的方式为我们还原出赤裸裸的生存本相。
【考核要求】掌握《烦恼人生》和《风景》的叙事特点。
第十四章 新历史小说和陈忠实的《白鹿原》(1.5课时)
一、新历史小说的文化特征。
二、陈忠实的生平创作简介。
三、《白鹿原》的思想内涵、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白鹿原》对民族文化和现代历史的独到思考。
【考核要求】掌握《白鹿原》的主题、白嘉轩的形象及思想意义。
第三编 当代诗歌(8课时)
第十五章 概述(2课时)
一、十七年诗歌的基本类型和主要特点。
二、“文革”时期诗歌的基本特点。
三、新时期诗歌的发展线索、基本类型和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十七年诗歌和新时期诗歌的区别。
【考核要求】掌握十七年诗歌的主要特征,掌握新时期诗歌的基本特点。
第十六章 政治抒情诗和郭小川的《望星空》(1课时)
一、政治抒情诗。
二、郭小川的生平创作简介。
三、《望星空》的思想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望星空》情感的前后变化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
【考核要求】掌握《望星空》的主题。
第十七章 生活抒情诗和闻捷的《苹果树下》(1课时)
一、生活抒情诗。
二、闻捷的生平创作简介。
三、《苹果树下》的思想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苹果树下》的抒情特点。
【考核要求】掌握闻捷爱情诗的创作特色。
第十八章 潜在写作和曾卓的《悬崖边的树》(1课时)
一、潜在写作。
二、曾卓的生平创作简介。
三、《悬崖边的树》的思想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树”的象征意义。
【考核要求】掌握《悬崖边的树》的主题及艺术表现手法。
第十九章 朦胧诗和舒婷的《双桅船》、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新生代诗和海子的面朝大海》(3课时)
一、朦胧诗和新生代诗
二、舒婷、北岛、顾城、海子生平创作简介。
三、《双桅船》《回答》《一代人》《面朝大海》的思想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舒婷、北岛、顾城诗歌的不同艺术特质。
【考核要求】掌握《双桅船》《回答》《一代人》的象征意义及艺术手法。
第四编 当代散文(6课时)
第二十章 概述(1课时)
一、十七年散文创作的总体特征。
二、“文革”时期散文创作的基本情况。
三、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整体风貌。
【教学重点、难点】十七年散文和新时期散文的比较。
【考核要求】掌握十七年散文的总体特征和新时期散文的主要发展阶段。
第二十一章 艺术散文和杨朔、刘白羽、秦牧(1课时)
一、艺术散文。
二、杨朔、刘白羽和秦牧的生平创作简介。
三、分析《雪浪花》、《日出》、《社稷坛抒情》的思想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三大散文家的艺术特色之比较。
【考核要求】掌握《雪浪花》、《日出》、《社稷坛抒情》的艺术特征。
第二十二章 杂文和邓拓的《燕山夜话》(1课时)
一、杂文。
二、邓拓的生平创作简介。
三、分析《燕山夜话》的思想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燕山夜话》的现实讽喻性。
【考核要求】掌握《燕山夜话》的深刻思想。
第二十三章 理性反思散文和巴金的《随想录》(1课时)
一、理性反思散文。
二、巴金的生平创作简介。
三、分析《随想录》的思想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随想录》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精神。
【考核要求】掌握《随想录》的深刻思想。
第二十四章 乡土风情散文与贾平凹的《秦腔》(1课时)
一、乡土风情散文。
二、贾平凹生平创作简介。
三、分析《秦腔》的思想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秦腔》对于民俗文化的描写。
【考核要求】掌握《秦腔》的艺术特色。
第二十五章 学者文化散文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1课时)
一、学者文化散文。
二、余秋雨的生平创作简介。
三、分析《文化苦旅》。
【教学重点、难点】《文化苦旅》的文化反省意识。
【考核要求】掌握《文化苦旅》对“文化良知”、“健全的文化人格”的思考。
第五编 当代戏剧(4课时)
第二十六章 概述(1课时)
一、十七年戏剧创作的整体面貌和总体特征。
二、“文革”时期戏剧创作的基本特点。
三、新时期戏剧创作的整体面貌和突出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十七年戏剧创作和新时期戏剧创作的比较。
【考核要求】掌握十七年戏剧创作的主要特点以及新时期戏剧创作的发展概况。
第二十七章 历史剧和老舍的《茶馆》(1课时)
一、历史剧。
二、老舍的生平创作简介。
三、分析《茶馆》的思想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茶馆》的取材、结构。
【考核要求】掌握《茶馆》中主要人物的形象以及艺术表现特征。
第二十八章 现实主义戏剧和沙叶新的《陈毅市长》(1课时)
一、现实主义戏剧。
二 沙叶新的生平创作简介。
三 分析《陈毅市长》的思想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陈毅市长》的结构。
【考核要求】掌握陈毅的人物形象及戏剧结构的特点。
第二十九章 现代主义戏剧和高行健的《绝对信号》(1课时)
一、现代主义戏剧。
二 高行健的生平创作简介。
三 分析《绝对信号》的思想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绝对信号》的结构。
【考核要求】掌握《绝对信号》的戏剧表现手法。
三、教材及参考书目
1、本课程以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为主要教材。
2、参考书目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陈其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